一、滁州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背景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滁州迎来了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滁州提供了强大动力。南京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将滁州纳入其中,为滁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总面积 6.6 万平方公里,2019 年末常住人口约 3500 万。《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南京都市圈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依托南京空港、海港、高铁港枢纽地位,联动芜湖、镇江、淮安、扬州等都市圈枢纽资源,加快完善连通全球的海陆联运、航空运输和信息通信网络,打造长三角向内辐射中西部、向外连接全世界的枢纽型都市圈。这一规划为滁州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其次,滁州的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淮之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辖区河流纵横,湖泊遍布,淮河流经市境,包括淮河、长江支流有 20 余条河流。西有高塘湖与窑河相连,北有花园湖、七里湖及与池河相连的女山湖,均与淮河相通,南有清流河、襄河、来安河、向阳河汇入滁河通长江,东有沂湖与高邮湖连成一片,并与白塔河、铜龙河相通注入苏北大运河。此外,滁州还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十二五” 末,滁州新增高速公路 200 公里,实现了 “县(市、区)城一刻钟进网” 目标;加快了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抓住京沪铁路运能释放契机,提升了铁路货运能力;坚持借力发展,依托南京、合肥机场,构建了滁州通用机场和综合性虚拟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经济。这些交通优势为滁州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滁州的综合运输优势增强,产业发展基础夯实。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滁州市推进铁路运能提升行动,挖掘干线铁路运输潜能,支持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铁路货场作业能力,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提高铁路货运服务水平。同时,滁州市推进水运系统升级行动,完善航道网络建设,整合优化港口码头资源,增强运输组织能力。此外,滁州市还强化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在产业发展方面,滁州的现代物流业不仅是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而且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其他产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而且是区域投资环境竞争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三产均衡增长,推进集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滁州的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综合运输优势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具备了现代物流业大发展的有利条件。
未来 5 至 10 年,将是滁州把区位、交通、产业、商贸等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经济发展优势的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必须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进滁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奋力打造长江北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粤皖苏赣物流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
二、建设举措
(一)优化发展布局
滁州市依据物流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滁来全综合物流板块、定凤明专业物流板块、天长省际物流板块,构建大物流发展格局。
围绕市域区位交通优势,滁来全综合物流板块以公路网、京沪铁路、滁河航运、虚拟空港为依托,致力于建设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经营集约、用地节约的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定凤明专业物流板块以淮河黄金水道为依托,充分发挥其水运优势,打造专业物流体系。天长省际物流板块结合外向型经济特点,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滁州市重点搭建 “滁州物流信息平台”,该平台具有物流信息资源展示、供应链管理服务、物流业务协同、政府服务融合等主要功能,具有开放性、通用性、标准化的特点。
通过该平台,实现滁州市内区域间、区域内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业等之间的横向整合,做到区域物流资源信息的共享。这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围绕 “智慧滁州” 建设,全力打造 “智能物流园、智慧供应链”,为滁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三)加快推进物流通道网络建设
水运方面,滁州市加快培育淮河黄金水道和岸线开发利用,尽快启动滁州港建设,加快滁河、窑河、清流河等内河航运的开发、建设、利用。这将进一步提升滁州市的水运能力,为货物运输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公路方面,“十二五” 末新增高速公路 200 公里,实现 “县(市、区)城一刻钟进网” 目标;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这将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为物流运输提供更好的保障。
铁路方面,抓住京沪铁路运能释放契机,提升铁路货运能力。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和规模。
航空方面,坚持借力发展,依托南京、合肥机场,构建滁州通用机场和综合性虚拟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经济。这将拓展滁州市的物流运输渠道,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和效率。
(四)引导资源整合优化
滁州市积极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利用知名物流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国内外先进物流管理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融入本土企业,提高滁州市的现代物流管理水平。
同时,培育一批本土现代物流企业,引导当地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资产重组,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提升。此外,滁州市还积极引进了一系列重大物流项目,如国药控股滁州智能医药物流中心项目、滁州市西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项目等,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壮大滁州市的物流体量,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三、建设优势
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综合运输优势不断增强。
滁州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辖区河流纵横,拥有丰富的水运资源,同时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并存。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滁州市实施铁路运能提升行动、水运系统升级行动、公路货运治理行动等,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建立 “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 的综合运输格局。例如,挖掘干线铁路运输潜能,支持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铁路货场作业能力,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提高铁路货运服务水平;完善航道网络建设,整合优化港口码头资源,增强运输组织能力;强化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优化货物运输结构。这些举措使得滁州的综合运输优势不断增强,为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为物流发展提供支撑。
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复合型产业和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滁州其他产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也是区域投资环境竞争的重要方面。滁州的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县(市、区)积极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物流体系。例如,凤阳通过强化政策激励作用、建设三级物流体系、打造电商专业队伍、整合资源推动集聚发展等举措,赋能电商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滁州还积极发展快递行业,出台新政策,开发新岗位,培训新技能,营造新环境,多措并举服务扶持快递行业发展。
政策支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建立综合运输格局。
滁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滁州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方案》等。这些政策文件为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政策的引导下,滁州市加快推进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构建大交通、打造大物流、发展大公交。例如,加快培育淮河黄金水道和岸线开发利用,尽快启动滁州港建设,加快内河航运的开发、建设、利用;抓住京沪铁路运能释放契机,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新增高速公路,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依托南京、合肥机场,构建滁州通用机场和综合性虚拟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经济。同时,滁州市还积极推进物流通道网络建设,引导资源整合优化,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为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四、建设意义
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滁州发力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通过实施 “六大” 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建立 “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 的综合运输格局。铁路运能提升行动挖掘干线铁路运输潜能,支持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铁路货场作业能力,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提高铁路货运服务水平。水运系统升级行动完善航道网络建设,整合优化港口码头资源,增强运输组织能力。公路货运治理强化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多式联运提速推动公铁联运、铁水联运跨越式发展,大力推广集装化运输,加快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城市绿色配送推进快递分拨中心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信息资源整合依托省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推进信息资源整合,提高物流服务智能化、透明化水平。这些举措将极大地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成为长三角向内辐射中西部、向外连接全世界的枢纽型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滁州地处南京都市圈,随着《南京都市圈规划》的实施,滁州将依托南京空港、海港、高铁港枢纽地位,联动芜湖、镇江、淮安、扬州等都市圈枢纽资源,加快完善连通全球的海陆联运、航空运输和信息通信网络。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围绕打造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打造滁州、宣城内河港口集散中心等。同时,开展水阳江航道规划衔接和前期工作,打造通江达海内河干线航道网络。协同打造现代化机场群,形成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枢纽,扬州泰州、淮安涟水、芜湖宣州等周边机场为辅助的机场体系,开展滁州机场前期工作。这些举措将使滁州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成为长三角向内辐射中西部、向外连接全世界的枢纽型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滁州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将优化发展布局,打造滁来全综合物流板块、定凤明专业物流板块、天长省际物流板块,构建大物流发展格局。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物流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加快推进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水运、公路、铁路、航空多管齐下,提升运输能力。引导资源整合优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培育本土现代物流企业,引进重大物流项目,壮大物流体量,提升物流服务水平。这些举措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滁州的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复合型产业和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将为其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三产均衡增长,推进集约发展。例如,滁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制造业为物流业发展创造需求,物流业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贡献力量。各县(市、区)积极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物流体系。凤阳通过强化政策激励作用、建设三级物流体系、打造电商专业队伍、整合资源推动集聚发展等举措,赋能电商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滁州还积极发展快递行业,出台新政策,开发新岗位,培训新技能,营造新环境,多措并举服务扶持快递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