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滁州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滁州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冷链物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中,琅琊区的冷链物流发展尤为突出,以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为例,展现了滁州冷链物流的蓬勃态势。
(一)琅琊区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琅琊区实施冷链物流在建项目主要是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该项目位于滁州市琅琊新区世纪大道 333 号,由安徽中合民生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 800 亩,总建筑面积 70 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 18 亿元,分两期建设,滚动开发。项目于 2013 年 10 月份启动建设,一期工程已于 2016 年 5 月 26 日正式开业运营。二期包括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8000 平方米建设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二)政策支持情况
2015 年 8 月,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获批全国跨区域农产品流通试点项目,并获专项扶持资金 1200 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包括果蔬生鲜交易区 21400 平方米、水产交易区 2000 平方米、干调粮油冻品交易区 35000 平方米、商业配套区 45000 平方米、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8000 平方米、电子结算信息中心 7500 平方米。
(三)发展前景
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广东农垦丰富的垦区生产资源和本地特色农业优势,为滁城提供优质农产品,满足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高档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为滁州当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向东南沿海地区和全国推广以及东南沿海及港台地区的特色精品农产品进入内地市场搭建更为广阔的资源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
冷链硬件设施建设缺乏。琅琊区大部分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是依靠普通运输,个别小冷藏室只限于肉类、药品的冷冻贮藏,冷藏冷冻车辆缺乏。
尚无专业人才。农产品生产与冷储、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的融合尚未形成,无完整的冷链产业链,冷链物流人才队伍的培养与人才引进工作尚未启动。
受体制因素制约。琅琊区建区时间短,在规划、用地等方面缺乏自主权,受瓶颈制约因素较多,加上两次区划调整,在土地上没有调控空间,农产品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建设发展滞后,配备大型冷冻贮藏设施的企业管理权限不在该区。
(五)建议
加大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力度。加大农产品城市配送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农产品冷链运输车辆匹配比例,推行农产品冷链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和车型标准化,推广具有常温、冷藏、冷冻等多温层功能农产品运输车辆。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冷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项目的规划建设,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及药品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加强为批发市场、药品仓储、大型零售企业等冷链节点服务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城市周边规划建设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备。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搞好冷链物流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从市级层面确定冷链物流布局和重点工作。完善冷链企业用地政策,对冷库建设新增用地,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其建设用地。简化冷链物流企业设立时的前置审批手续,提高冷链企业的审批效率。土地管理部门在审批冷链物流用地时,应将冷链物流用地作为工业仓储用地给予优惠政策。建立农副产品公路运输 “绿色通道”,加强公路交通运输建设,改善农副产品流通的基础条件。
二、安徽高等级物流企业增量情况
安徽高等级物流企业增量居长三角首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在供应链和现代物流产业方面,安徽积极作为。截至 9 月底,安徽招引供应链和现代物流产业重点项目 303 个、总投资 605.29 亿元。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 45961.2 亿元,同比增长 4.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3.4%,较去年底下降 0.1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 0.8 个百分点,物流结构、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安徽高规格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专班,研究起草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与沪苏浙联合印发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及合作框架协议。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合肥)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大会、交通运输 “双招双引” 暨政银企对接会、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案推介会、供应链标准化交流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物流供应链服务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等万亿产业对接活动。
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徽商物流等 5A 级物流企业 3 家、骏功物联网科技等 5A 级网络货运企业 2 家、快乐通冷链物流等四星级冷链物流企业 10 家,高等级物流企业增量居长三角首位。此外,滁州库瑞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也获评国家四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该公司隶属于安徽库德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0 年 12 月。公司自有办公楼 4000㎡,自有常温库 10000㎡,低温、保鲜库 73000m3,在南京、全椒、滁州、东莞、杭州、福建拥有外协冷库 6 个,共计 10 万 m3 以上,合肥常温库 60000㎡。公司自有车辆 40 余辆,长期合作及挂靠车辆 200 余辆,运力资源丰富。仓配一体化服务模式,让公司能应对各种复杂业务,为多家上市公司、500 强企业、行业头部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此次获评国家四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资质,标志着该公司冷链供应链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充分认可。
安徽深入落实供应链创新应用若干政策举措,对新获批的 5A 级物流企业、5A 级网络货运企业、四星级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分档给予一次性奖励,2024 年共支持企业 11 家、兑现奖补资金 695 万元。同时,推动 “冰巢” 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创建奇瑞瑞鲸工业采购平台等 23 家首批省级供应链服务示范平台。成立省供应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制定运输服务交付数字化要求等地方标准。在合肥、芜湖、安庆等 5 市启动寄递物流无人化应用场景试点,每天 40 余架次无人机、600 多台次无人车投入运行。成功争取安庆港口型、阜阳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纳入 2024 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争取芜湖入选 2024 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至此我省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分别达到 6 个、5 个,总数居全国第 7 位、第 2 位。
三、滁州市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 年,滁州市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多数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实现了 “季季红”“全年红”。
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3782 亿元,同比增长 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94.4 亿元,增长 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98.2 亿元,增长 7.3%,外贸进出口总额 409.4 亿元,增长 5.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13.2 亿元,增长 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423 元,增长 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6 元,增长 8.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全省持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4.2 万人。
项目招引成效显著。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513 个,其中八大产业链项目占比 77.8%、“新三样” 项目占八大产业链项目 45.6%,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东旭光电、合众新能源、海泰光伏等 13 个 80 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新引进亿元项目当年转化率达 67.4%。成功举办 2023 世界制造业大会光伏(储能)产业供需论坛,集中签约项目 86 个、总投资近 1200 亿元。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健全 “四个一” 包保推进机制和周六要素会商制度,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 510 个,新竣工 320 个;参加四批次省开工动员项目共 376 个、总投资 2870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526 亿元,分别居全省第 2、第 3、第 3 位。国轩电池、正泰二期等一批投资超百亿的大项目开工建设,力神一期、天合一期、尚德电力、东方日升二期等一批百亿级好项目竣工投产。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深入开展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投资工作连续四年获省政府表彰激励,投资赛马连续 6 个季度获省激励。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始终位居全省前列。获批上级补助资金 23.46 亿元、居全省第 3 位,争取国债项目 32 个、资金 19.23 亿元,获批专项债项目 224 个、发行 226.3 亿元,分别居全省第 1、第 2 位。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开展 “徽动消费?乐享亭城” 系列促消费活动 400 余场,参与企业 500 家次,带动消费超 49 亿元。全市共发放消费券 9376 万元,带动消费达 19 亿元。凤阳小岗村、大墅龙山度假区、皇甫山景区等 5 个场景获评 “2023 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获批 “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凤阳入选全国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领跑县”、明光获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
这些成绩为滁州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探讨滁州冷链物流总额提供了宏观经济背景。在经济稳定增长、项目建设加速、消费市场活跃的大环境下,滁州冷链物流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滁州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额预测
滁州冷链物流总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政策支持方面来看,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获批全国跨区域农产品流通试点项目并获得专项扶持资金,这为滁州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安徽对新获批的高等级物流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也激励了滁州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琅琊区部分冷链硬件设施建设缺乏,冷藏冷冻车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冷链物流总额。然而,随着来安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加紧建设以及滁州市西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项目的推进,未来滁州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有望提升冷链物流总额。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看,2023 年滁州市经济实现了 “季季红”“全年红”,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数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在经济稳定增长、项目建设加速、消费市场活跃的大环境下,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从而推动冷链物流总额的增长。
综合以上因素,虽然目前滁州冷链物流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滁州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额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难以给出具体的预测数值。未来,滁州应继续加大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力度、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支持,以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总额,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