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全国服务热线:
13675118863
发货咨询热线:
15979593211

卫星视角下的滁州货运之变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4-12-03

一、滁州货运变化之背景 

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三角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其介于北纬 30°51′~33°13′,东经 117°10′~119°13′之间,东与江苏省接壤,自南向北依次与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宿迁市为邻;西部自北向南与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马鞍山市相依。市人民政府驻地北距首都北京市约 900 千米,西距省会合肥市 115 千米,东距江苏省省会南京市 50 千米,分别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 1.35 万平方千米,约占安徽省总面积的 1/10。

滁州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络,便于货物的集散和运输。其地貌呈多样性,以丘陵及岗地为主,平原区所占比例较小。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河流湖泊湿地资源丰富。早在石器时代,滁州市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历史悠久。1992 年 12 月 20 日,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滁州的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愈发凸显。作为连接南京、合肥等经济发达城市的重要节点,滁州积极融入长三角,拥抱发展机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多年来,滁州市坚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在安徽省率先实现与沪苏浙县(市、区)、园区合作全覆盖。在毗邻地区合作方面,顶山 —— 汊河、浦口 —— 南谯新型功能区一期完成产业布局、二期加快产业项目导入,天长 —— 六合新型功能区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明光 —— 盱眙新型功能区已入驻企业 21 家。在结对合作方面,滁州推进与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3 个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在安徽省率先挂牌。在园区合作方面,苏滁高新区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安徽省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滁州与上海杨浦、徐汇共建 “科创 + 产业” 伙伴园区;滁州经开区获批安徽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跻身国家级开发区 50 强。

二、疫情前后滁州货运对比 

(一)疫情前的滁州货运状况

在疫情前,滁州货运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态势。全市道路货物运业户众多,货运车辆活跃在各地,完成了可观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水路运输方面,航道总里程长,拥有众多水运企业和船舶,承担着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钢材、粮食、煤炭、水泥等多种货种的运输任务。同时,滁州积极开通 “铁海联运” 专线,装满光伏板的整列集装箱班列由铁路滁州北货运站出发,运速快、运量大,助力滁州对外贸易稳居全省前列。

(二)疫情期间滁州货运的困境

疫情期间,滁州货运面临着诸多困境。查验流程长导致车辆通行放缓,像货车司机李龙从浙江湖州拉货到滁州市经开区,在高速口经历了长时间的排队,从凌晨 2 点半到晚上 7 点才出收费站。出高速口需要出示安康码、48 小时核酸报告,行程码带星后要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和核酸,还要填写货物所属工厂的责任认定书,这一流程繁琐,下高速后到工厂仅几公里的路程却需要花费 1 个小时。此外,信息不互通也是一大问题,同省不同市的司机健康码信息不互通互认。西部证券研报显示,全国 3 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日均值同比增长大幅回落,疫情对货运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物流企业经营成本也因常态化疫情防控而推高。

(三)疫情后滁州货运的复苏

随着保通保畅政策落地,滁州货运开始复苏。滁州东收费站的通行效率大大提高,车流量稳步恢复,数据显示,4 月 1 日至 4 月 15 日,这个高速出口车流量 15185 辆,6 月同期车流量上升至 20824 辆。5 月前期,被抑制的货运需求集中释放,车流量大幅回升。物流科技平台 “斑马来拉科技” 数据显示,从 4 月中旬开始货运单量逐渐反弹、渐趋平稳。同时,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经开区管委会全力保障物流畅通下,4 月产值不仅没受到疫情冲击,反而增长了 21%。此外,“亭畅通” 货运车辆预约通行服务平台启用,简化了查验流程,加快了货车通行速度。

三、滁州货运的具体变化 

(一)道路运输方面

滁州在道路运输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客运量:随着滁宁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以及城乡公交的不断优化,全市道路运输客运量呈增长趋势。2023 年 1 - 11 月份,全市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 375 万人次、旅客周转量 6.33 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 57.26%、76.69%。


业务微信